以黨建為引領
深入推進村企共建
2018年中央一號文指出,鄉村振興是一項系統工程,產業興旺是重點,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農民要增收,其中農村勞動力實現就業是農民增收的最主要的辦法之一,而這些就業要與鄉村的特征相適宜,如優質安全農產品的生產、加工、運輸與銷售等,能夠直接實現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。
要讓農業變成有奔頭的產業,要讓農民變成有吸引力的職業,要讓農村變成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。
山東省萬興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濟南市萊蕪區楊莊鎮朱屈街村,是立足萊蕪姜蒜特色農業發展的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、農業農村部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基地、農業部948項目(蔥、姜、蒜)示范企業和國家科技興農計劃科普示范單位。
近年來,在政府領導下,公司以黨建為引領,以助力鄉村振興為己任,深入挖掘萊蕪農產品優勢,積極打造新型農業產業,千方百計拓展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渠道,增加就業崗位,把推動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、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作為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工作的重要任務。
累計通過就業帶動23名貧困人口、“簽合同、定品質、定最低收購價格”帶動15名貧困人口,共計38人,實現人均增收6051元。
1. 吸納季節性工人實現就業。
公司發揮自身產業優勢,依托脫水品工業園區、腌制品工業園區、農產品安全檢測研發中心、冷鏈物流儲存中心等,吸納周邊村鎮就業人員800多人,另每年雇用各類季節性工人100人以上,以2021年為例,今年已累計吸納周邊村鎮用工126人,其中含貧困戶14戶共23名工人,每人年均增收4780元,實現了一人就業,全家脫貧。
2. 土地流轉建立自屬基地,吸納貧困戶到基地打工。
在寨里鎮公家莊村,我單位通過土地流轉建立自屬基地,除每年向16戶貧困戶共計28人發放流轉資金10000元以外,還吸納了3戶貧困戶到基地打工,年均工資可達4萬元以上。
3. 以高于市場平均收購價10%的價格收購當地農產品,保證農民收入穩定。
為了更好的發揮龍頭企業的幫扶帶動作用,我公司先后牽頭成立了濟南市萊蕪區生姜加工協會,推動合作村鎮成立了“藍鴿姜蒜產業合作社“、“姜源姜蒜專業種植合作社”、“好收成農業病蟲害防治專業合作社”等農業生產、服務機構10余家。同時,與合作社簽訂“定品種、定面積、定最低收購價”的合同,對達到公司收購標準的產品,公司以高于市場平均收購價10%的價格進行收購,并扶持建立了40多個生姜、大蒜收購點,覆蓋楊莊、寨里、大王莊、雪野等鎮40多個行政村。2021年收購生姜金額累計逾3200萬元,以李國英生姜收購點為例,今年已累計支付購買生姜款項72.89萬元,平均可帶動每個農戶增收2000元左右。
其中,按合同協議收購大王鎮瓜屋子村吳欽文、郝克林、吳合修、吳增文和吳延修5戶貧困戶生姜,惠及貧困人口15人,年均支付收購生姜貨款12萬元,人均增收8000元。
園區吸納周邊就業人員
高于市場平均收購價
扶持建立收購點
開展集中培訓場次
分公司吸納就業人員
累計發放扶貧收益資金
4. 科技下鄉助力科技興農,組建科技服務隊推動鄉村振興。
農業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石,科技興農是針對現實國情的正確選擇,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的助力器,是激發鄉村振興活力的源動力。我公司始終堅持科技創新道路,先后成立了“生姜加工技術聯合研發中心”、“生姜產業技術創新聯盟”、“山東省院士工作站”等多個研發平臺,2019年,我單位依托濟南市科技局科技特派員項目,組織成立了科技服務隊,綜合運用集中培訓、現場指導等方式開展技術服務,在雪野、大王莊鎮23個服務村,都懸掛了服務隊和科技特派員公示牌,并留存了聯系方式,村民可隨時通過電話、微信等方式與特派員取得聯系,獲取技術服務。
截至目前,已累計開展集中培訓40余場次,受訓人數2000余人,并通過各類現場指導、電話聯系等方式服務超1200人次,發放各類技術知識明白紙2500份左右。提高了農民種植技術和水平,降低了病蟲害等帶來的損失,進一步帶動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。
5. 其它方面
近些年公司經營規模不斷擴大,在青島膠州、濟寧金鄉、濰坊安丘設立了分公司和加工廠,吸納當地2000人實現就業,直接或間接帶動多個地區種植大戶、家庭農場、農產品收購站、加工工廠、倉儲物流等多個產業端口的群眾增收;2021年2月,在萊蕪區大王莊鎮共幫扶15戶貧困戶,每戶捐助現金2500元,并捐助500元標準生活物質;2020年6月,在茶葉口鎮閣老村幫扶5人,每人3000元共15000元,并捐助500元標準生活物質;2020年10月,在歷城區柳埠街道長嶺村捐贈30000元的幫扶資金用于房屋改造;同時,自2016年成為楊莊鎮精準扶貧單位以來,到2023年底共發放扶貧收益資金約417萬元。